汽车维修基础入门知识(十七):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制动系统:保障安全的关键
汽车制动系统,作为确保行车安全的核心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据统计,在由汽车自身引发的交通事故中,制动故障导致的比率高达45%。因此,对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成为每一位汽车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

制动系统概述
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制动鼓、制动蹄、制动摩擦片等部件组成。通过制动踏板的作用,制动液传递至制动轮缸,推动制动蹄与制动鼓紧密贴合,实现制动力矩的传递,从而实现制动。
制动系统常见故障诊断
一、制动不灵故障诊断 1. 检查踏板感觉:制动踏板感觉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可初步判断制动系统可能存在空气或卡滞等问题。 2. 检查电控系统故障:通过检测制动系统相关电控单元,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电气故障。 3. 检查各制动分泵活塞是否发卡:对各个制动分泵活塞进行观察,如有明显发卡,则可能导致制动不灵。
二、制动灯保持常亮故障诊断 1. 排除制动灯电路故障:通过电路检测,找出制动灯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点,如接触不良、断路等。 2. 检查制动系统部件是否存在故障:如制动主缸、制动轮缸等部件是否存在泄漏、堵塞等问题。
制动系统故障排除
一、制动不灵故障排除 1. 排放制动系统空气:通过手动排气或真空助力泵排气,排除制动系统中存在的空气。 2. 检查制动系统部件:如制动主缸、制动轮缸等部件是否存在泄漏、堵塞等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
二、制动灯保持常亮故障排除 1. 修复制动灯电路故障:针对电路故障进行修复,确保制动灯电路的正常运行。 2. 检查制动系统部件:如制动主缸、制动轮缸等部件是否存在泄漏、堵塞等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
案例分享
某品牌车型在行驶过程中,制动灯保持常亮。经检测,发现制动系统中存在空气。维修人员通过排放空气,排除故障,确保了车辆的安全运行。该案例发生在2022年5月,维修用时约2小时。
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对于确保行车安全至关重要。维修人员需熟练掌握相关技能,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了解了汽车维修基础入门知识(十七):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现在聚焦于汽车制动故障诊断实战解析。

案例一:制动系统液压故障诊断
在一次维修工作中,我们接到了一辆行驶中的汽车,车主反映制动效果不佳,甚至有时制动踏板踩到底车辆也几乎没有反应。我们进行了制动液位的检查,发现制动液位正常。接着,我们对制动系统的液压进行了详细检查。在检查制动主缸时,我们发现有一个皮碗老化漏液。更换了皮碗后,制动系统的液压得到恢复,制动效果明显改善。
案例二:制动系统空气排除
在一辆长途行驶后的车辆上,我们发现制动系统出现了空气。车主反映在行驶过程中,制动踏板变得较重,制动距离也有所增加。我们通过放空制动系统中的空气,使制动系统恢复正常的液压状态。具体操作中,我们 松开放气螺钉,然后踩下制动踏板并保持不动,直到空气被完全排除,最后拧紧螺钉。经过这次处理,车辆的制动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案例三:制动盘和制动片磨损
在一辆年检车辆中,我们发现制动盘和制动片的磨损情况严重。制动盘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凹槽,制动片厚度也低于安全标准。这种情况下,制动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我们建议车主更换新的制动盘和制动片,并调整了制动系统的平衡。经过更换后,车辆的制动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案例四:制动防抱死系统故障诊断
在一次维修中,我们遇到了一辆制动防抱死系统故障的车辆。车主反映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会出现打滑现象。通过使用诊断仪器,我们发现ABS系统的传感器出现了故障。我们更换了传感器后,ABS系统恢复正常,车轮打滑现象消失,制动性能得到了保障。
案例五:制动灯故障排除
在一辆维修车辆中,我们发现制动灯常亮。这种情况可能会误导驾驶员,认为制动系统存在问题。我们 检查了制动灯的电路,发现线路连接良好。随后,我们检查了制动灯泡,发现灯泡已经烧坏。更换了灯泡后,制动灯恢复正常,车辆可以正常行驶。
以上案例均来源于实际维修经验,旨在为汽车维修人员提供实际操作指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汽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