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详细操作自动车床进行精确对刀?
作者:汽车养护专家团队馆•更新时间:2小时前•阅读0

自动车床对刀步骤
在汽车制造领域,精确对刀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自动车床精确对刀的神秘面纱。
试切法: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试切法, 作为实际应用中最为广泛的对刀方法,其原理是将基准刀手动试切,从而得到对刀基准点的机床坐标。这种方法虽然传统,但,已实现高效、精确的对刀效果。
以下以采用MITSUBISHI 50L数控系统的RFCZ12车床为例, 详细介绍试切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 启动主轴,试切工件端面保持Z方向不移动。
- 将基准刀在该点的相对位置清零。
- 输入X及测量的直径值。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 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移动基准刀,让刀位点对准显微镜的十字线中心。
- 按下屏幕下方的“测量”软键。
- 启动主轴,试切工件外圆,保持X方向不移动。
- 移出刀架,施行自动换刀指令即可。
机外对刀仪:高效对刀的利器
因为技术的进步,许多车床上都装备了对刀仪。使用对刀仪对刀,可以免除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大大提高对刀精度。下面以法兰克数控机床为例,介绍对刀仪自动对刀的操作步骤:
- 选择机床的手动操作模式。
- 移动基准刀,让刀位点对准显微镜的十字线中心。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基准刀相对应的刀具补偿号上输入Xo、Zo。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 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测量”软键。
- 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
- 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
- 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汽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