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AP新规中,对车辆安全性能有哪些具体提升?
在汽车行业,安全性能的提升一直是各大车企追求的目标。而C-NCAP作为国内权威的汽车安全评价体系,其新规的出台无疑为汽车安全性能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契机。那么,C-NCAP新规中,对车辆安全性能有哪些具体提升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碰撞试验方法的升级:C-NCAP新规采用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碰撞试验,替代了之前的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使得碰撞试验更加贴近实际驾驶场景。
行人保护试验区域扩大:新规扩大了行人保护头型试验区域,提高了对行人保护的要求,体现了对行人安全的重视。
乘员保护试验中的电安全评价方法修改:针对乘员保护试验,新规对电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修改,确保驾乘人员在使用车辆过程中的安全。
侧气帘加分技术要求修改:新规对侧气帘加分的技术要求进行了修改,提高了侧气帘的性能要求,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二、主动安全:科技赋能安全驾驶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盲区监测系统、速度辅助系统审核项目及技术要求增加:新规对主动安全系统进行了更严格的审核,提高了主动安全性能。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试验及评价方法增加:新规增加了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试验及评价方法,为驾驶者提供更稳定的驾驶体验。
安全带提醒装置由加分项修改为罚分项:新规将安全带提醒装置由加分项修改为罚分项,强调了安全带在安全驾驶中的重要性。
评分体系调整:新规将主动安全权重由15%增加到25%,体现了对主动安全性能的重视。
三、行人保护:关注弱势群体安全行人保护试验及评价方法修改:新规采用先进行人腿型替代传统FLEX-PLI和TRL上腿型进行行人腿部碰撞保护试验评价,提高了行人保护试验的准确性。

第二排座椅鞭打试验及评价方法增加:新规增加了第二排座椅鞭打试验及评价方法,关注后排乘客的安全。
车身和零部件碰撞安全性能风险评价要求增加:新规增加了车身和零部件碰撞安全性能风险评价要求,以罚分项形式体现,提高了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
C-NCAP新规的出台,无疑对汽车安全性能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新规的实施,我们可以期待未来汽车在安全性能上将有更大的突破,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汽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