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润滑脂更换时机如何判断?
你是否曾想过汽车轴承润滑脂的更换时机竟然如此神秘?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一探究竟。
一、 轴承润滑脂更换的常见信号
对于封闭在箱体内部的轴承润滑脂,变色、变稀或有杂质时可以考虑更换。定期测量箱体温度,若温度异常升高,也应更换润滑脂。

不同类型的润滑脂有不同的表现。比方说锂基类润滑脂寿命一般,而复合锂类润滑脂寿命较高,脲基润滑脂寿命则是复合锂类的3倍左右。
在轴承中运转的润滑脂如果受到机械力破坏, 稠度变化较大,从工作表面流失,一边受温度升高影响,基础油蒸发减少或因胶体破坏分油损失,导致含油量减少,当基础油含量低于60%~70%时丧失润滑能力,也需要更换润滑脂。
除了上述方法,还需要综合考虑一些情况。比方说如果轴承运转温度因润滑脂影响异常升高,可能需要更换润滑脂。润滑脂长期使用会受到杂质和环境影响而变质。如果用肉眼或手感能觉出灰尘、 机械杂质,或因混入水分乳化变白、变浅稠度明显变小,甚至出现油脂酸败的臭味,都应更换润滑脂。
二、 轴承润滑脂更换的具体方法
判断高温轴承润滑脂是否需要更换可以通过多种方法:

主轴箱内润滑油一般三个月更换一次而轴承内每半年更换一次润滑脂。选择钙基润滑脂,如果机器声音不正常,应马上停机检查。
一边,观察润滑脂的流态也能够帮助判断。新填装的油脂应稠而无流动,轴承运转后变稀但无流动则基本未变质,若变稀且有流动则说明油质变质。
再说一个,还可以通过油流观察法来判断。使用两只量杯,将待检的润滑脂从盛有润滑脂的量杯举高倾斜,让其流入空杯。质量好的润滑脂油流会细长、均匀、连绵不断,而忽快忽慢或有大块流下则表明润滑脂已经变质。
先说说 可以采用手捻法,把润滑脂在大拇指与食指间反复研磨,好的润滑脂会有润滑性、磨屑少、无摩擦感。若感觉有像砂粒的较大摩擦感,说明杂质较多,应更换润滑脂。
接下来可以使用油滴痕迹法。在干净的白色滤纸上滴上几滴润滑脂, 渗漏后表面如果出现黑色粉末,触摸时有阻涩感,说明杂质较多,需要更换润滑脂。而好的润滑脂则无粉末,摸起来干且光滑,呈黄色痕迹。
再说一个,观察润滑脂的色态也很重要。新装的II号铁路轴承润滑脂通常呈褐黄色, 使用后颜色加深是正常现象,但若呈乳白色状则说明轴箱进少量水分,若呈白色状则说明轴箱密封差,进大量雨水或在水中运行,油脂严重变质。
还有啊,可以利用光照法。在晴天用螺丝刀将润滑脂撩起, 与水平面成45度角对照阳光,无磨屑则说明润滑脂良好,磨屑过多则需要更换润滑脂。
用手试润滑脂黏度也是一个方法。用食指从轴承挖出油脂, 用拇指捻压,食指迅速离开,有黏手和拉丝现象则未变质,无黏手和拉丝现象则说明变质。
三、 案例分析
某汽车制造厂在2018年对一批轴承润滑脂进行了更换,更换前后的轴承运行情况如下表所示:
更换前 | 更换后 |
---|---|
轴承温度:80℃ | 轴承温度:60℃ |
轴承噪音:较大 | 轴承噪音:较小 |
轴承磨损:严重 | 轴承磨损:轻微 |
通过更换轴承润滑脂,该批轴承的运行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轴承温度降低、噪音减小、磨损减轻,从而提高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轴承润滑脂的更换时机对于汽车运行至关重要。通过观察润滑脂的颜色、温度、噪音、磨损等情况,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润滑脂。一边,结合实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更换润滑脂对汽车运行性能的显著提升。所以呢,在汽车保养过程中,轴承润滑脂的更换不容忽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汽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