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车龄的小车,现在一年两审的政策还执行吗?
你是否还在为15年车龄的车辆是否需要一年两审而烦恼?别急,今天就来给大家揭开这个谜团。尽管车辆检查频率十年如一,但政策法规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中国汽车生产领域,左右车辆使用寿命的因素已由质量转变为政策法规。这其中包括强制报废规定、车牌限制措施以及定期车辆检查制度。而对于15年车龄的小车曾经的一年两审制度,如今是否还在施行呢?

答案:是的,15年车龄的小车不再需要一年两审。根据公安部、 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工作的意见》,从2022年10月1日起,我国正式取消15年车一年两审的政策,新的年检周期为车龄10年以上一年一审。
这意味着,对于15年以上的车辆,将按照一年一审的周期进行年检,大大减轻了车主的负担。而对于车龄在10年或10年以下的车辆,则仍需遵循一年两审的规定。
只是这一政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有人质疑,取消一年两审是否会影响车辆的平安性能?对此,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先说说取消一年两审的政策是为了减轻车主负担,提高年检效率。过去,一年两审的政策让许多车主苦不堪言,特别是在车辆使用年限较长的情况下年审难度更大。取消这一政策,有利于提高车主的满意度。
接下来 从实际情况来看,15年以上的车辆年检难度较大,主要是主要原因是这些车辆的零部件老化、磨损严重,存在一定的平安隐患。而一年一审的周期,可以让相关部门更加关注这些车辆的维修保养,确保车辆平安行驶。
还有啊,因为科技的发展,车辆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如今年检设备的检测精度和速度都有了很大提高,能够更好地发现车辆潜在的平安隐患。所以呢,一年一审的政策并不影响车辆的平安性能。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取消一年两审政策后相关部门在监管上需要更加严格。对于年检不合格的车辆,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道路平安。
值得一提的是 对于那些使用超过二十年的车辆,年审频率将提升至一年两次以确保车辆的平安性能和合规性。而对于9座及9座以下的非营运载客车, 取消车龄15年以上的一年两审政策,统一采取10年车龄以上一年一审。对于车龄少于或等于10年的,则是十年两次。
取消15年车一年两审的政策,既有利于减轻车主负担,又能确保车辆平安行驶。只是相关部门在实施过程中还需加强监管,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对于广大车主了解这一政策的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车辆年检事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汽车啦